上海教育出版社的《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——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》是中国科学院成立50周年的纪念文集。
一般纪念文集的通病是应酬文章,此书迥然不同:作者中包括八位中科院院士和外籍院士,其中六位为诺贝尔奖获得者;内容则“上穷碧落下黄泉”,涵盖了在20世纪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前沿学科。更为重要的是,作者分别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展望未来,作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预言。
杨振宁的“量子化、对称和相位因子——20世纪物理学的主旋律”一文点出了影响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概念,他本人对其中两个——对称和相位因子作出过突破性的重大贡献。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,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充满了睿智和启迪。尤其发人深省的是韦尔-爱因斯坦-薛定谔-杨振宁关于相位因子的故事:韦尔引入的“拉长因子”概念被爱因斯坦指出是错误的,薛定谔加入虚单位“i”,将之变为“相位因子”,是画龙点睛之笔,杨振宁进一步发展出的“规范场”成了物理学的主旋律。这里值得深思的是:韦尔虽然错了,但他毕竟“画”出了龙身,否则薛定谔往哪儿“点”睛啊?
李政道在“物理学的挑战”一文中谈天说地,述古论今,将屈原与杜甫的诗篇和科学联系起来,启发人们以新的视角看待中国古文明之宝藏。他还介绍了几幅著名画家以科学为题材的画,阐明了真与美的统一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。
预言未来不易,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预言更难。丁肇中在“我所经历的20世纪物理学”一文中说得好:“实验结果(你的实际发现)往往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。”他一口气举出五个例子说明过去50年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的偶然性,这种偶然性使得对前沿科学作预言非常困难。
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其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增加,汪品先的“深海研究和新世纪的地球科学”之中心思想是:“地球是一个整体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他以许多生动的事例说明海洋、陆地和大气圈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,强调要以全局观念作综合研究。
科学发展的另一个明显趋势是研究方法及手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。米歇尔在“分子生物科学的未来:大型平行技术的重要作用”一文中指出了基因科学的复杂性和所涉及信息量之庞大,从方法论的角度强调了由生物芯片、电脑和自动化仪器所组成的大型平行技术的重要性。
路甬祥院士在“科技百年的回眸与新世纪的展望”的综述性文章中回顾历史,总结经验,提出对未来科技的展望。值得注意的是路甬祥指出“21世纪将是人、自然、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”,作为科学院的负责人,强调科技与社会、自然的协调是令人高兴的。施瓦茨在“生命科学:我们的今天和明天”一文中则语重心长地说:“科学家尤其应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。我们应该负责,就像父母对自己孩子负责一样。”总之,科学技术应为人类服务,而不是人类受制于科学技术。以人为本,这将是21世纪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。